留学兰大

首页 > 留学兰大 > 学子风采

新时代之文化交流使者

更新于:2019年08月27日 阅读:0

在中国留学,我经常从媒体上看到、听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一带一路”的倡议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着力引领塑造的公共产品,两者各有侧重,前者属于思想、理念型,后者偏于实践、机制型。新形势下,以“一带一路”为抓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与中亚文化合作新平台,对促进和加强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中国与中亚各国应借“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提高汉语教学水平,加强高等教育合作,以多种模式开展联合办学,加大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宣传,提高双方文化交流水平,真正实现民心相通。稳定、发展、繁荣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的目标。中乌两国都是亚洲国家,两国文化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提倡孝道、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等。文化上的亲近感无疑为两国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如何尊重文化上的差异性有时显得更为重要。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亚五国,不再把中亚五国统称为“斯坦国家”,而是通过合作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我们既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也要充分吸收中亚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提升中华文化在中亚各国的影响力。我们都期望通过一带一路为纽带,促进民心互通,拓展发展机遇,在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的前提下互相借鉴学习,促进中国与中亚地域经济人文的纵深发展。

“一带一路”的建设与推进是谱写和搭建友谊之路的桥梁,是把彼此的命运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是促进民心相通、增强文化互鉴的重要保障,我们中亚国家在这个倡议中也得到了实惠,我便是其中一员。我在来中国之前,就已经爱上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国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有可能是成龙的电影,有可能是长城、故宫和兵马俑的一些旅行节目,也有可能因为我们家里几乎每个东西上写的都是“Made in China”。我从小就一直很想知道世界上生产那么多东西的地方到底在哪里,从小就很想亲自去看看我电视上见过的瑰丽而神奇的中国美景。

在我16岁的时候,我的朋友去了中国留学,回来后经常和我提起有关中国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这使得我对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越来越感兴趣。就在此时我在心里暗暗有了一个去中国的梦想。当时,汉语在我眼中就成为了一种非常神秘的语言,我一心想破译这个密码,于是决定去学习汉语。还记得当时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们班大概20个人学习声母,除了我以外其他学生读出来都没问题了。虽然老师没有批评我,但是我却难受极了,觉得自己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声音也读不出来。从这以后,我每天练习声母和韵母,终于才慢慢读了出来。我的老师看到了我学习汉语的决心,他对我说,要是想学好汉语,你得爱上中国,你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从那天以后,我便完全埋头于中国文化,每天听中国音乐,看中国电影,读中国新闻,欣赏中国画家的画。渐渐地我发现,学习汉语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有句古话“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我从来都相信,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对未来的积累。认真学了两年汉语后,命运给了我机会,让我能实现我小时候的梦想。我人生中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的感受和开心是无法形容的。北京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古代建筑群,壮观的长城和时髦的789艺术区,神奇的故宫和天安门广场,美丽的天坛和颐和园。那时我知道了,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独一无二文化的国家。回家后我经常回忆在中国的美好感受,这使得我更加认真地学起了汉语。那次的经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去中国留学的梦想,仿佛那里就是所有美好的集中地。

在到中国学习差不多三年内,我不仅靠近了中国人的社会和习俗,还更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更影响了我对中国感受,结交到了不少好朋友。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我为什么选中国而不选别的国家来学习,我毫无犹豫要回答,是因为我热爱中国。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推进,汉语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一口流利的汉语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多亏学习汉语,我认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去了不少有特色的地方,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来到中国的我们,始终是中外交流史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撒播着双向交流的种子,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是这一倡议的见证者,也是直接的参与者。如今,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联系日趋紧密,这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兰州大学的留学生,饮水思源,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进一步坚定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新知,增强本领,以便今后更好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希望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能够促进中国和中亚诸国之间的关系,夯实合作的基础,增进彼此的友谊和相互的信任,让自己成为两种不同文化交流的使者。

作者:苗若雨 (2015级汉语言本科班,乌兹别克斯坦)指导教师:祝东

    icon

    © 2022 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陇ICP备10000336号